亚龙湾小说网
亚龙湾小说网 > 重塑千禧年代 > 第32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9节

 

第181章 带投大哥

关于德意志银行张红力,除了熊晓鸽,其他人都不觉得有什么异常。

连他前东家的前同事,高盛在华首席代表徐开伟也只是觉得张红力对“冰饮计划”有很大兴趣而已,这位本来就是比较进击的行事风格。

方卓对于项目的宣讲没有结束,等到会议室的掌声渐渐停下,他继续聊了聊自己这位准创始人对项目所做的战略想法。

这段时间以来,方卓挖人找人、算钱筹钱、各地谈判比较……尽量把项目成败的各种因素做到自己能做范围内的最好。

但是,钱、人才、技术、政策等因素不是简单的堆砌在一起就能成功,它们可以称之为项目的技,而如何捏合在一起就得有个战略层面的道。

对于高盛、d这样的投资机构来说,半导体动辄上亿美元的投资也不是一个小数字,要综合审视项目的情况,既看技,也看道。

所以,方卓讲得头头是道。

关于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关于美国拉着韩国进行高精尖的竞争,方卓在还没对这个产业有想法的时候就略有研究,还曾和航班旅途中碰见的日本人田中実闲聊过。

近期,他对于产业的思考更多,还广泛调查了一番当今国内产业面临的状况。

要说国内的产业追赶,国外的设备封锁就不得不重重的提上一笔,不管是已经被华润收购的华晶还是才和方卓有点不愉快的华虹,它们都碰见过这样的困境。

最主要的就是来自美国的阻挠。

不过,美国的政策态度并不一致,中芯国际之所以能买到国际上第一流的设备就在于小布什政府在这方面的限制态度是比较暧昧的。

《瓦森纳协定》的限制存不存在?

存在。

下下力气、绕绕弯子,能不能买到晶圆厂所需的先进设备?

能买到。

中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拥有国际一流的设备,只是,它也需要定期接受来自国外的检查,确保这些没有用于军事领域。

而且,中芯是2000年开始采购,这几年随着911、阿富汗、伊拉克等事件的发生,设备采购方面的阻力比当时中芯面临的还要小上一些。

这显然是个不错的发展时机。

方卓在聊战略想法的时候没有避讳设备采购可能存在的风险,略微键政了一番这方面的情况,直让在座众人连连点头。

高盛是美国的,德意志银行是德国的,d是美国的,但资本是逐利的,他们同样没有避讳美国和欧盟的技术封锁,甚至饶有兴趣的和方卓讨论了一会国际形势。

不同于前面邱慈云的言简意赅,方卓的发言用时颇久,等到他自觉说得差不多便用了个一个目标来作为结束语。

“如果不出意外,中芯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会上市,这个时间要创造半导体行业的纪录。”

“我希望我们冰芯能在有中芯这样优秀企业为我们开路、在国际形势比三年前更好、在有更多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加入的情况下挑战一下这个记录。”

方卓笑着说道:“我个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嗯,我一直是个更愿意践行的人,再多的就不说了,诸位也不是不懂行,咱今天的交流开诚布公,你们有什么疑虑不用藏着掖着,我能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也没事。”

“老话说得好,买卖不成仁义在,多条朋友多条路。”

“我当年创业的时候和idg的熊总还有过不愉快,后来我俩成了很好的朋友,他现在也坐在这里。”

方卓cue了下老熊,证明自己所言非虚,真就和投资人践成了朋友。

熊晓鸽露出一个微笑,没有说话,真要说的话……当初不愉快的那个项目似乎迎来了一些转机,可到底什么时候能转还遥遥无期呢。

总裁讲道,不同机构听到的侧重点基于他们的立场就有所不同。

依旧由德意志银行的张红力率先提问,问了个方卓所聊的期权池问题。

因为晶圆厂投资巨大,第一轮融资对于项目的估值就会相当高,所以,15-20的期权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就像我先前说的,人才和技术很重要,我觉得中芯在这一点上做得就不够到位,不然,邱总也不会过来。”

“为了不让邱总再次从冰芯出走,为了让更多的邱总来带动冰芯的发展,期权池的设立是必须的。”

“我不同于张汝京,这一点是个很清晰的事,声望上竞争不过,待遇上必须从优。”

方卓的态度很坚定,完全没留商量的余地。

会议室里的气氛稍有静默,大家都在心里默默估算价值。

“期权池肯定是要设立的,这一点我也认同,这个项目性质就必须要重视人才。”张红力观察了一下现场情况,积极主动的提出相对意见,“可是这个数额,我觉得我们还有商量的空间,方总,你说呢?”

鲁迅:屋暗,拆顶,开窗。

d中国的康纳听到这话,微微点头,附和同一战壕的意见:“确实,这个比例有些太高了,方总,你如果拿20出来,这就是2亿多美元的价值。”

资金筹措目标是10亿美元,合计占80,第一轮融资的估值就是125亿美元,这样的20是25亿美元。

方卓看了眼康纳,又看了眼张红力,他侧身和邱慈云低声讨论了一会,然后才说道:“数额上我们可以再讨论,但我必须得说,人才的吸引是我们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不要因小失大。”

在座众人点头,主要吧,这个小还真的不小……

今天是项目的投资会议,要确定的是彼此意向,后续如果有继续商谈,细节方面还会继续磋商。

接下来的时间,方卓重点回答了城市的情况、人才团队的落实、自有资金的准备等问题。

一切都很妥当,有些异议也控制在可解决的框架之内。

这场投资会议的氛围从开始到结束都保持的相当不错。

方卓很淡定,合肥国投很激动,高盛、德意志银行们则保持着矜持,他们直到最后都没开口给予切实的表态,但愿意参加下一次的洽谈就证明了内心的倾向。

一场会议结束,“冰饮计划”似乎有了些推动,资金筹措步入了正轨。

熊晓鸽没有立即离开,他坐进易科的总裁办,品了一会茶,闲聊了几句才忽然开口问道:“张红力是你的人吧?”

“什么叫我的人?堂堂德意志银行诶,不过,我确实和张红力一见如故。”方卓笑着对熊晓鸽说道,“你可以说我们志同道合,这位,啧,他这面相一看就很正派,不像搞什么歪门邪道的。”

熊晓鸽叹息一声:“你倒挺坦诚,你这个真有三年上市的计划?”

方卓说了假话:“我个人在为这个目标努力。”

熊晓鸽似笑非笑,三年的这个数字听起来也有点耳熟。

他点点头,由衷地说道:“听君一席话……”

方卓端起茶杯,微微颔首,老熊还是可以的。

熊晓鸽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后说出后半句:“多打三年工啊。”

方卓面色稍稍凝固,但对朋友的评价不变,嗯,老熊还是可以的。

第182章 处心积虑

恒隆23,老友叙旧。

熊晓鸽这一趟来上海,除了帮忙处理中国企业家产业投资基金会的事宜,还要了解易科的上市进展。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