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龙湾小说网
亚龙湾小说网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14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1节

 

管事道:“这两月,老爷都催着卖粮,除此之外,还有油坊去岁榨的油也卖了不少,银子都在账上躺着呢。”

“有多少?”

“五千三百两。”

“全部带上。”杨太公淡淡道。

管事的大吃一惊,不可置信地看着杨太公。

“老爷,一本书才三两银子,咱们家里头,六个子弟去考,至多也只买六本。”

“谁说买六本?”杨太公面无表情,眼眸却是幽幽地看着管事。

管事一头雾水,不解地道:“难道……难道……不是吗?”

“买两百本,不,是有多少银子,就买多少本!那商铺只说拿第一版的书就可以优先去买,却没说,拿第一版书去能买多少本,那我们杨家……就能买多少是多少。”

管事依旧很是吃惊,忍不住问道:“老爷,这……这……要这么多干嘛?”

“蠢货。”杨太公狠狠地看着管事,严词厉色地道:“院试考的是八股吗?不,院试考的是本府之内,谁的八股作的更好,比的不是做文章,是以人比人。就说泰和县,若是人人都读这八股,人人都有长进,那么这书……岂不是白买了?”

管事恍然大悟,禁不住道:“所以……所以……只有别人买不成,咱们杨家的人买了,此番院试才大有希望。”

确实就是这么个意思。

似乎杨太公也很肉痛,这可基本上是要花掉家中的老本啊。

可想了想家族中即将考试的六个子弟,其中还有一个自己的次子,他便心里好受了些,道:“院试中了,就是秀才,秀才虽然比起吾儿杨相这进士而言,不算什么,可这就是功名,家族兴废,比的就是谁家功名多!”

“将来……这六个子弟,若有一两个能中举人,甚至中进士,这银子花的就值。银子没了,只要地还要在,将来总还可以积攒,可这功名错过了,便后悔也来不及了。”

说到这里,他一脸恼怒地接着道:“张安世那个混账,这该死的家伙,若不是他,我杨家中试的机会就更大,可如今……却也只好孤注一掷了。”

说话的时候,杨太公的身子是颤抖的,要下这样的决心,可不容易。

管事此时却是想到了什么,便道:“老爷,可这三百本,咱们只买了两百多本,不一样也……”

杨太公摇头:“少卖一个是一个,就算多一两成的把握,咱们也不亏。”

管事带着余虑道:“可是……就怕这边售完,县里的书铺,又去省城里补货呢?到时……”

杨太公冷笑道:“就算补货,至少也需十日功夫,才可将货运来,这院试再过一月功夫就要开始了,不说未来还补不补货,就算是补货,咱们的子弟也都温习了许多日了!”

“这书太厉害了,许多技法,是闻所未闻,谁先温习,谁便先占据先机!此事关乎我杨家满门荣辱,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快去准备,我们立即出发。”

管事听罢,再不相劝了。

在功名面前,对于杨氏家族这样的名门望族而言,确实银子什么都不是。

于是连夜,杨家人带着几乎一车的银子抵达了县城。

抵达的时候,天已微微亮。

可就在抵达书铺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竟已人山人海,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在叫骂。

已经来迟了吗?

杨太公大惊失色,心里不免焦急起来,于是连忙叫人去打听,才知道此时所有人都在叫骂不绝。

“老爷,老爷,不好啦,不好啦,咱们给人捷足先登了,城东周家人,已经将书一口气全买走了。”

杨太公只觉得眩晕,几乎要一头栽倒下去。

“周家,哪一个周家?”

“县里做丝绸买卖那个周家……他家女儿,不是嫁给了知府为妾吗?”

杨太公绷着脸道:“他家不过是商户,也有子弟读书吗?”

“不,不……”管事的哭丧着脸,道:“听说……听说,他全买了去,在自家的门口,将那书直接烧了。”

杨太公身躯一颤,忍不住骂道:“好手段,好手段,这真是绝户计啊,这姓周的……看来也不简单。”

“老爷,这是咋回事?我们是不是要等商铺这边补货?”

“补货?”杨太公冷笑道:“你真是不开窍,难道不知道姓周的这是什么如意算盘吗?他买走了所有的书,当面烧了,便是告诉所有人,这泰和县里,十天之内,绝大多数的书……都没了,我料定他手里还藏着十几本,或者二三十本,你猜,他会怎么做?”

管事的终于开窍:“高价售出?”

杨太公冷哼一声道:“只怕这个时候,就算他一本卖五百两,大家也要抢,这真是好买卖,老夫这一次,算是认栽啦,姓周的……呵呵……等着瞧吧,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的,去周家求购,无论花多少代价,也要买一本回来。”

管事的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此时仔细一想,这才意识到,那姓周的当真够狠,可看老爷为了书如此急迫的样子,却又知道,那姓周的确实是直接拿捏住了七寸了!

此时就算一本书,莫说五百两银子,便是八百两,一千两,这手头上区区十几本书,也一定能找到买主。

原因无他,这是功名。

功名可能对于寻常人家,是十两银子,二十两银子的付出。

可对有的人家而言,哪怕付出千两、万两银子,也不过是九牛一毛,不会伤筋动骨。

陛下,银子来了

书是杨太公用一千五百两买回来的。

只一本。

没法儿,眼下这个时候,只能凑合着让家中的六个子弟一起看了。

他的心在淌血。

姓周的他不是人啊!

这真是缺德到祖坟冒烟了。

可杨太公没有选择。

哪怕这书只能给六个子弟增加一成的概率,可如果不买,那么这一成概率就是别家的了。

对于杨太公这样的人家而言,发家致富的手段,其实根本就不可能是所谓的勤俭持家,至于什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类的话,更只是骗外人的。

杨家能累世为官,能积攒如此大的家业,本质就是垄断。

元朝的时候,那统治这里的鞑子根本不懂得管理,所以杨家获得了包税权,也就是在这个地方,只要每年按时给鞑子上缴他们定下的数目税款,其他的事都由杨家来操持,至于杨家收了多少,怎么收,就不是鞑子们管得了的了。

借助这些,紧接着就是垄断土地,田地都在手里之后,便将大把的钱粮堆砌在子侄们身上读书。

别人没钱买笔墨纸砚,杨家笔墨纸砚管够,别人请的是落第秀才来教授人学问,杨家请的是举人,甚至是致士的进士。

别人一家子甚至一族人供一个子弟读书,杨家供十个二十个。

正因如此,对于杨太公而言,所谓的读书,本质就是垄断,是零和游戏,这泰和县不只是杨家,但凡是大户人家,无一不是如此。

他们当初卷赢了别人,如今成了人上人,有诺大家业,有数不清的田地,子孙开枝散叶,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路径依赖,改不了了。

只可惜,睿智如杨太公,这一次终究还是棋差一着,因为有人比他更狠。

输了就是输了,输了就得乖乖给钱,即便是一千五百两一本,这也是友情价了。

虽然有人提议说可以去隔壁县买,可杨太公却知道,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